QQ截图20231008161831
Other activities
其它活动
640 (7)
“完成港科大的这个项目,是我高中阶段迄今为止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港科大“星辉”项目学生访谈(二)

导语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2024“星辉”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二期已顺利结束。岭南影响力(以下称“岭”)与参加第二期项目的黄思宇同学(以下称“黄”)和她的妈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09级彭鹏校友,以下称“彭)进行了一次对话,请她们从学员和家长的角度回顾这个项目,并为将参加今年暑假第三期项目的同学们提出建议。

黄思宇同学就读于执信中学高二年级,她与伙伴在“星辉计划中创作的“野生动物探测太阳能追光储能系统项目,获得了“第二十二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的一等奖,以及“第4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二等奖。

640 (7).jpg


岭:说到这个难度,当时作为一名刚升入高二的学生,你觉得项目中对于学科知识的储备要求高吗?


完全够的,其实是刚刚好。我们所运用的知识,有些甚至是初三时学过的。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起来要用这些知识,在老师引导下逐渐回想起来了。除了学过的知识,项目中困难的部分,比如我们小组的项目,包括有编程、电池的负载和运作机制等等,但也是基于现有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和老师的指点,可以很快学到的。我的同组伙伴孙启桢同学查了很多这些方面的资料,而我等于是从零开始学习编程,是很有意思的过程。

      

岭:你们小组是什么项目?小组成员是如何决定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我们的项目全称叫做“野生动物探测太阳能追光储能系统。我的同组伙伴想挑战难一点的项目,而我一直对野生动物和动物保护很有兴趣,我们把想法整合之后,觉得这个太阳能追光储能系统会很有意思,就决定做这个项目。

去年五一期间,我曾经去某个自然保护区做志愿者。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海报1000多米的保护站,爬山到2000米左右的地方,沿途检查红外线相机的电量。当时我的体会是,一方面科学监测野生动物的活动变得愈加关键,而另一方面,野外监测设备通常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数据采集不连续,影响监测效果。我们的这个项目就是一款具备太阳能追光功能的储能系统,用于为野生动物监测设备提供持续电力支持。

对我来说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对编程不熟悉,算法经常出错。在调试程序的时候,有时整个算法是错的,这时老师的作用就很重要了。比如尝试将传感器的数据准确传递给电机控制部分,但是电机的反应与预期不符,我们就去请教了指导老师。他指出了我们在逻辑上的漏洞,并建议使用更直观的结构来组织代码。通过逐步调试,我们知道了如何使用条件语句来控制电机的响应。


岭:当时选择参加这个项目是出于哪些考虑?

最初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在港科大项目之前,我从未尝试过科创类的活动。初中时经常看到同班同学有参加,但自己总觉得很难,离自己很遥远。去年暑假看了“星辉计划第一期同学的终期陈述(Final Presentation)之后,我发现每个人在各自的组里都有分工,都有贡献,我就算有点担心编程的难度,也可以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可以为小组贡献力量,所以决定试一试。



岭:说到这个难度,当时作为一名刚升入高二的学生,你觉得项目中对于学科知识的储备要求高吗?

完全够的,其实是刚刚好。我们所运用的知识,有些甚至是初三时学过的。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起来要用这些知识,在老师引导下逐渐回想起来了。除了学过的知识,项目中困难的部分,比如我们小组的项目,包括有编程、电池的负载和运作机制等等,但也是基于现有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和老师的指点,可以很快学到的。我的同组伙伴孙启桢同学查了很多这些方面的资料,而我等于是从零开始学习编程,是很有意思的过程。

      

岭:你们小组是什么项目?小组成员是如何决定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我们的项目全称叫做“野生动物探测太阳能追光储能系统。我的同组伙伴想挑战难一点的项目,而我一直对野生动物和动物保护很有兴趣,我们把想法整合之后,觉得这个太阳能追光储能系统会很有意思,就决定做这个项目。

       去年五一期间,我曾经去某个自然保护区做志愿者。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从海报1000多米的保护站,爬山到2000米左右的地方,沿途检查红外线相机的电量。当时我的体会是,一方面科学监测野生动物的活动变得愈加关键,而另一方面,野外监测设备通常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数据采集不连续,影响监测效果。我们的这个项目就是一款具备太阳能追光功能的储能系统,用于为野生动物监测设备提供持续电力支持。

       对我来说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对编程不熟悉,算法经常出错。在调试程序的时候,有时整个算法是错的,这时老师的作用就很重要了。比如尝试将传感器的数据准确传递给电机控制部分,但是电机的反应与预期不符,我们就去请教了指导老师。他指出了我们在逻辑上的漏洞,并建议使用更直观的结构来组织代码。通过逐步调试,我们知道了如何使用条件语句来控制电机的响应。


岭:你认为这个项目对于你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我觉得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吧。之前对工科没概念,完成港科大项目之后,在执信内部赛的时候跟同学们聊起,我发现其实自己喜欢找零件、组装的过程。在项目结束时的展示与陈述时,以及在后面的两次比赛时,因为这个项目是和同伴一起讨论、一手搭建起来的,框架和思路非常清晰,得到了评委老师们的肯定,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个项目也曾帮助我在做题的时候,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真正的原理是什么。

640.png


岭: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的“星辉计划”第三期将于7月14日开始,对于第三期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非常建议大家参加!这个项目对于我意义重大。以前只是看别人做,羡慕别人懂很多,好厉害,现在到自己真正做出来一项发明项目,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它是我高中时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建议第三期的同学,每天做好日程规划,明确每天要做什么,尽量不要在别人吃夜宵的时候加班。要有项目管理的思路,根据老师的建议进行调整,不要总是天马行空,拖慢了进程。还有,每天要好好休息,因为工作量还挺大的,我们汇报前的三分钟还在改PPT。


以下是与彭鹏校友的访谈

岭:作为家长,当时为什么决定让孩子参加这个项目呢?

彭:首先是对项目制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形式很认可。我在中大岭南学院读MBA时候,曾经和MIT的MBA学生一起做MIT China Lab项目,那时已经体验了PBL带来的价值,它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全新的东西有认知。我反而觉得当时“十一“假期补课的意义不大,不如做一个PBL项目更好。其次因为有港科大的背书,出品有保证。

      我以前在家长群里看到思宇的同学得奖,感觉遥不可及,我们不知道项目从哪里来,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也没有意识去找。现在回头看,其实越是没头绪,越应该多尝试。

岭:您和先生旁听了学生们的项目陈述,你们感觉如何?

彭:很惊喜!思宇在参加项目的几天里,每天把日志发给我,我看到他们每天的进步,和老师们的有力支持,包括还教他们如何做PPT,如何演讲。

       我读书的时候,岭南学院每年有商业计划大赛。我发现思宇他们所学的基本要素跟我们当时是一样的,包括如何搭建框架、聚焦、落地、呈现,非常系统,这是学生们可以受益终生的能力。

岭:后来思宇参加广州市和广东省的比赛,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有什么可以跟家长们分享的吗?

彭:我们参加了港科大这个项目之后,才知道孩子完成的项目可以用于重复参赛。我们先参加了广州市的比赛,拿了二等奖。后来去参加广东省的比赛,比上次更有经验了,他们表现很好,拿了省赛的一等奖。我们还打算继续参加其他的比赛。

不同的比赛,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考核标准、不同的评委,很能锻炼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获得参加高考时的独特竞争力。





2025年05月12日
Read More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