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231008163655
Research
perspectives

绿色之径第2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岭南论坛 时间:2023-08-05

16988229774308639.jpeg

自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后,行业内各大机构纷纷对其内涵进行了探索性解读,虽然官方尚无给出最终定义,但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就是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过程,而“以新能源为主体”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

但现实中,我国的电力生产仍以煤电为主,2020年我国全口径煤电发电量4.63万亿千瓦时,占全口径发电总量的比重为60.8%。除煤电外,新能源装机比重约26%,但发电量占比仅11.2%,说明离新能源发电成为主流,仍有漫长的进程。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推进,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量、发电量将逐步增加,我国电力清洁化程度也将大幅度提升。

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风电、太阳能装机及发电量比例预测(图来源: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绿色之径——新型电力系统行业洞察》)

但在这个进程中,新能源的发电成本与发展布局,将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发电成本方面,经济性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先决条件,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是假定的生命周期内每单位总发电量建造和运营资产的平均总成本,可以作为评估和比较不同能源生产方法的衡量标准。目前中国的集中式光伏和陆上风电的 LCOE 已经低于超超临界煤电,并且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 LCOE正在逐年下降,预计2030年能实现新能源+储能电源形式的LCOE低于化石能源LCOE。

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1).png
                                    中国不同电源 LCOE 预测(图来源: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绿色之径——新型电力系统行业洞察》)

新能源发展布局方面,“三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我国的负荷中心则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因此,负荷中心与资源中心逆向分布的地域特征是制约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

多能互补大基地、特高压输电、分布式新能源等,都是解决该矛盾的主要手段。多能互补大基地是指通过搭配一定比例的可调节电源,如火电、水电等,实现多能互补,促进新能源消纳,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特高压输电是指通过特高压远程输送电能打通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换通道,缓解我国负荷中心与资源中心的不平衡性。分布式新能源是指具有布置灵活、能源利用效率高等优势的接近负荷中心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施,是除特高压工程和多能互补大基地方式外,有效解决逆向分布矛盾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未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优先开发和使用分布式新能源,再加上西电东送的的能源,东部能源自给和西电东送相结合,构建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促进新能源发展。



(本文内容为笔者对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绿色之径——新型电力系统行业洞察》报告的部分摘录以及笔者阅读过程中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