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67542428765915
Half moon
talk Lingnan

岭南半月谈 丨徐秋菊:客家山歌要弘扬

来源:岭南论坛 时间:2023-03-17

导 读

     岭南半月谈是岭南论坛的一个子项目,以小型座谈会形式举行,每半月邀请一位业界专家,向听众们介绍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帮助从业人员加深行业了解,促进参会人员共商发展机遇,也可以对自身职业发展形成较为清晰的规划。

       2023年3月16日,岭南半月谈“文化艺术系列”第七期在广州市荔湾区举行。本期活动由岭南论坛联合广州市荔湾区文广旅体局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文化馆承办。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化馆馆员、广州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徐秋菊女士应邀发表了“客家山歌要弘扬”的主题分享。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一、客家山歌的来源与发展现状 

客家的起源

客家这一称谓的来历是与客家先民的迁徙相关联的。“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的主体构成主要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由于战乱和饥荒,客家先民先后五次南迁,后定居南方各省。对其居住地而言,客家先民是从别处搬迁过来的“客”,后来这些外来族群反客为主,引以为傲,自称“客家人”。


客家山歌的起源

客家山歌产生于客家的劳动人民,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工作较为辛劳,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劳作,通过哼唱为自己壮胆。客家旧礼教束缚很严,平常在家庭中或乡村里,男女之间保持严格的界限,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客家土楼的起源

家人被迫离乡背井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客家山歌的发展历程

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从最开始与人打招呼的山歌号子逐渐形成独唱、对唱、尾驳尾对唱、猜调应答、山歌小组唱或表演唱。最初所用的乐器是口风琴伴奏,后来又采用了手风琴,发展到有古琴、二胡、小提琴、笛子、锁呐、釵、铛、锣鼓等伴奏,使客家山歌的演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家山歌的三条发展脉络:其一是客家人在聊天群唱原生态的和改编的山歌;其二是城市公园,比如我们的越秀公园每月12日都能看到一群山歌爱好者在唱山歌、斗山歌;其三是专业的山歌剧团,即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他们到各地演出以传承和发扬客家山歌剧文化。城市公园的客家山歌发展脉络,以广州为例,越秀山客家山歌墟是目前广州客家山歌最主要的传播传承场所。每月12日的客家山歌墟活动日,来自各地的客家山歌爱好者便会聚集于此以歌会友,闻名世界客家圈。

二、客家山歌的魅力和作用

故事一:天下客人一家亲

1988年徐秋菊女士一行前往美国旧金山参加“世界客属第九次恳亲大会”。由于人为的隔离,大陆与台湾的客属乡亲很难共桌同坐,相处尴尬,于是我们采取主动,用山歌来联络乡情侨情。

徐秋菊女士等人即席唱道:“千年榕树共条茎,天下客人一家亲,千山万水难阻隔,隔山隔水共条心”。又唱:“山歌一唱笑连连,唱得客家大团圆,各位听了身康健,万事如意乐无边”。再唱:“鱼爱水来鸟爱林,客家乡亲爱乡音,一听山歌情更切,听歌如同见亲人”。很多台湾乡亲,各国乡亲听完迅速涌上前来向我们问好,气氛沸腾。时任中国驻旧金山大使馆一等秘书说:“我们难做的工作,给你们几首山歌就搞掂了,山歌的威力真厉害 ”。


故事二:客家之音

梅州有个风景区叫“天伯公”,每天早晨都有很多群众去上山晨运,有个人每天都提着一个鸟笼捉画眉卖,汤明哲老师就唱道:“朝朝看你上山峰,日日看你车[提]鸟笼,如果画眉都捉尽,大家都听西北风”。很多群众都叫好。后来,再也见不到这个人去捉画眉了。保住了这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故事三:山歌酿豆腐

兴宁有个女山歌大师陈贤英,那时已80多岁了,没读过书,但山歌唱得非常好,才思敏捷。有一年她家里砌新灶,按客家的风俗规矩,家里砌新灶,要酿豆腐,炒猪肠,取其又富(与腐同音)又长(与肠同音)的兆头。她家里种有黄豆,自己磨豆腐。但酿豆腐必须用猪肉、鱼肉作馅,只好到街上去买了。

她来到肉档前,说要买二斤猪肉。卖猪肉的刀手一看是著名山歌手来买肉,就说:“如果你能唱一首山歌打好我肉档的景致,我送二斤猪肉给你。”那时有十多个顾客作证,陈贤英微微一笑便开口唱道:“猪肝心肺好名声,食味唔当夹心尖。总爱猪肉卖上价,送减二斤还有赢”。顾客们热烈鼓掌,刀手也很高兴,一刀下去,送她二斤猪肉。

提着猪肉到鱼档去买鱼,背后跟着许多听众,鱼档的老板听说她的猪肉是山歌唱来的,便说:“如果你能打好我鱼档的景致,我的鱼也送给你”。在听众助威下,陈贤英又唱道:“东走江湖西走山,南游沧海北游关,有马唔骑坐(偏)行路,直路唔行涯坐弯(皖)”。鱼档老板只好送一条皖鱼给她。

陈贤英提着鱼、肉要回家了。背后还跟着许多听众,她回过头来又唱:“人家鱼肉爱钱花,涯买鱼肉靠嘴码,山歌拿来酿豆腐,孝敬涯家灶君爷”。

徐秋菊女士以三个事例讲述了山歌的魅力和作用,客家山歌不仅以特有的魁力吸引人,更主要的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国籍中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


三、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与唱腔特色

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

客家山歌丰富多彩,广东省内的客家相类似的山歌归类以后,共有100多种,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各有特色。客家山歌上承《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客家山歌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客家山歌的唱腔特色

客家山歌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一般多采用四声羽调式为la-do-re-mi,徵调式为sol-la-do-re。曲调进行时,羽调式常采用la-re(反行是re-la)或la-mi(反行是mi-la);徵调式常采用sol-la-do-re(反行是re-do-la-sol)。

客家山歌唱腔非常嘹亮,节奏比较自由,音调高扬,声音绵长,以求传得远,让人听得清。曲调旋律上,音区较高,音域相对要窄些,旋律级进较多,跳进比较少,大的跳进更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一首山歌当中常出现混合节拍。而根据演唱者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又会在同一首山歌中略有改变,不是那么固定不变,而且可以比较灵活运用,甚至即兴编创的情况都常有。虽然有的音调高扬绵长,但与西北高原山歌那样的高亢激越还有所不同;相对比较平稳流畅、起伏不那么大,不像江南民歌的秀丽委婉,自有其独特的风格,既有古朴的遗风,又略带几分忧愁。


分享会结束后,徐秋菊女士以一首蕉岭的长潭山歌献给现场的嘉宾。她表示客家山歌传承有两条路子,一条是传承,一条是发展。我们要传承客家山歌的原生态。没有一个传承,就没有发展可言。发展不仅仅把原生态的山歌传唱,是要加以创新,创新表演类型、创新舞台美术、观念创新、表演创新。希望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