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67542428765915
Half moon
talk Lingnan
2023年
微信图片_20231225162032
岭南半月谈 | 马润星:人才去哪里——新形势下的职业发展规划

导 读

岭南半月谈是岭南影响力的一个子项目,以小型座谈会形式举行,每半月邀请业界专家,向听众们介绍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帮助从业人员加深行业了解,促进参会人员共商发展机遇,对自身职业发展形成更为清晰的规划。

马润星横版.jpg

20231224日,岭南半月谈“创新创业系列”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路演室举行,本期活动由岭南影响力主办,岭南影响力秘书长田静女士主持。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马润星先生应邀发表《人才去哪里——新形势下的职业发展规划》主题演讲。



微信图片_20231225161938.jpg


活在当下: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很多行业像互联网、储能、新基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冷”,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必然也会影响到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所以在谈职业发展之前,必需先了解目前我国经济的新形势。尤其是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从比较快的增长周期换挡到中低速的增长周期,很多行业的利润都在不同程度的削减,求职者更要分析清楚我国当下的环境,选择正确的方面。

微信图片_20231225161952.jpg

制造强国与实体经济振兴是目前国家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广东各类市场主体数量非常庞大,其中中小微企业占绝大多数,这是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3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微观基础,也是广东成为制造业大省的根基所在。突出制造业当家,广东会着力培育更多制造业优质企业。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发展路径。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国已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傲人的科技创新成绩,如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若研发完成将极大程度上帮助我国摆脱能源上的依赖。

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四链”融合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例如:广州“链长制”都将提升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助推城市产业纵深发展。

“都市圈”成为经济新载体“都市圈”的概念在2019年就提出来了,23年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已得到国家发改委函复,获批为国家级都市圈,会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

“双循环”与扩大内需促进人才升级。今年经济的传统“三驾马车”出现了同步回落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基础创新、产业升级和现代金融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新的“三驾马车”。今年、明年甚至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都会围绕消费上下游挖掘发展空间。

f28831ad86ec5e11ed760e1985d21ae.jpg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用人需求的转变。数字经济下的行业变化非常大,AI的发展速度超乎常人的想象,很多大企业第一轮招聘都是由AI来完成的,对基层员工,企业越来越注重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数字化能力。


二、“湾”有引力:湾区行业人才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布局与对人才的需求密不可分,根据大湾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广州的电子信息、汽车,深圳的半导体、软件等行业都是特色战略行业,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与此同时,这些行业人才聚集也非常多,甚至部分行业如汽车、物流、消费品等行业人才溢出现象凸显。

微信图片_20231225162017.jpg

从人才学历来看,大湾区硕博人才的数量和占比都远低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而近三年来大湾区对硕士和博士的需求逐年增长,亟需高学历人才加入,如中山、珠海等城市,都在加大力度引进博士人才,尤其是硬件工程师方面的人才。从薪资数据来看,大湾区硕博人才薪资优势明显,深圳、香港的薪酬吸引力非常高。

从地缘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毕业院校地缘特色非常明显,前十的人才毕业高校全为广东省本省院校。从人才的专业背景来看,工商管理背景位居第一,其次为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从供需矛盾来看,最难招职位中,排名前十的均为技术岗位,开发人员、技术人才“一将难求”。与之相对应的是销售岗、职能管理岗人才分布较多,供大于求。

从人才流动来看,大湾区与上海、北京互相流动最频繁,除北京、上海外,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主要来自于广东省周边的城市,人才虹吸效应明显。流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主要分布在房地产、汽车、互联网等行业。总体来说,人才流动与区位特点关联性较强,人才倾向在周边城市就业。

微信图片_20231225161956.jpg

从制造业人才需求来看,广东对智能制造行业中高端人才需求旺盛,而山东、四川、陕西、重庆制造人才溢出明显,可进一步加强跨区域人才引进。随着产业升级转型,产品质量相关岗位招聘力度不断加大,说明随着工艺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管理。

从金融人才需求来看,金融行业人才分布呈现出较强的城市性集聚特点,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及杭州是金融人才聚集的五大城市。与此同时,金融数字化布局加速,互联网也积极拓展金融业务,行业人才互流频繁。

此外,跨界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金融和互联网的跨界,金融数字化布局加速,互联网也积极拓展金融业务,人才互流频繁。像宝洁等大型消费品公司,也在大力招揽数字技术人才、数字营销人才,拥有多元、综合能力的人非常吃香。现代人才应该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并积累其他赛道上的资源,让自己具备跨界发展的素质


谁主沉浮:Z世代职业生涯规划

古人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而现在男女都怕入错行。现在AI、新能源、新材料、网络安全、生物技术等行业是最受热捧的应届生招聘赛道,那么在激烈的竞争里,年轻人应该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呢?

彩虹图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成长模型。22岁以前,人的主要身份是学生。22-30岁,人开始慢慢从兼职、实习转变为一个全职工作者,此外,仍然承担着子女、公民等角色。三十岁以后,除了工作,还会组建自己的家庭,自己成为父母,家庭琐事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人在不同阶段,身份是不停发生改变的,不同身份会在不同程度上占据时间,清晰的职业规划,有助于我们更好适应角色改变,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型稍微特殊一些。20-27岁是探索期,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变动非常快,需要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并选定工作领域。28-35岁是稳定期,基本使命是“成家立业”,很多人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细分领域的管理者。35-45岁时中年危机期,进入“安身立命”的状态,需要平衡好健康和工作的关系。45-59岁时衰退期,这一阶段会不断总结自己的职业经验,开始成为一名良师,传授经验给后起之秀。

微信图片_20231225162000.jpg

马润星先生引用爱丽丝与猫的对话来总结职业生涯的选择,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经常问别人自己要怎么选。他们应该先问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选择正确的道路。有了目标,还要有正确的心态。如果想当老板,要有前几年给员工打工的心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好产品,把销量做起来。如果想成为高阶的管理者,要明白怎么管好团队,怎么横向协调部门,怎么回应好老板的期待。摆正了定位和心态,才能等到成功的机会。除了目标与心态,能力也很重要。马润星先生用“π”模型总结现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一横代表足够宽的知识量,一撇代表原有的能力,弯钩代表具备跨界另一赛道的素养,具备这三点的人才,才会更受欢迎。

此外,职业定位有一条“四业”原则:专业职业行业企业。

专业方面,就是要掌握某个职位最核心的技能,日本人力专家大前研一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他的专业主义,认为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能力。

行业方面选择发展中的朝阳行业非常重要,年轻人可以选择未来数字经济15种新业态,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等,这些新兴行业会有很多发展机会。

职业方面我们正在经历人工智能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换,AI可以在职业上给我们很多帮助,也会取代很多岗位。对职场人而言,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是目前提升职业能力最好的方式。

企业方面关于大企业和小企业的选择,猎聘后台数据显示2020年以前,大公司提供了更多招聘机会,而现在小企业职位发布更频繁,对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加。对个人来说,选择企业的12个关键因素,包括职业发展机会、薪酬提高潜力、能力发展机会、工作生活相平衡、公司文化、上司水平、同事素质、业务发展潜力、工作范围及质量、未来的市场价值、工作地的机会及灵活性、公司人际关系等。


超级个体: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微信图片_20231225162035.jpg

个人能力很重要,但人还是要学会包装,打造好个人品牌对职业生涯的顺畅发展十分重要。

打造个人品牌需要三个步骤:一是提升专业能力,建立信任;二是贴上个性化标签,建立差异;三是打造自己的圈层,建立影响。专业能力能让别人觉得你靠谱,个性化标签能让别人觉得真实,容易拉近关系,而建立影响力是优秀人才的必备技能,高可靠性、高信任感的人更容易把自己推销出去。

设定标签往往需要行家身份、兴趣特长、特别技能来叠加影响。行家身份是指要吃透一个领域,跨领域知识整合,塑造多元角色。兴趣特长是一项加分项,有趣永远是重要的社交货币。特别技能,例如写作、演讲、视觉导图、大数据分析力,能让你在群体中脱颖而出。

要进入到一个更好的圈层需要有互惠思维、经营思维和内容思维。互惠思维,人人都喜欢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社交。经营思维是指要像是企业家一样经营好自己的时间、精力,让自己在参加校友会等社交场合更高效的打造社交增值。最后是内容思维,要将你的个人能力、个人标签、个人影响力都整理好,像一个优秀的产品一个做好内容,才能推销好你的个人品牌。



分享结束以后,马润星先生和与会人员做了一个人像绘画测试,并围绕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对人才高学历与能力的判断、人才挖掘与发现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会人员获益良多。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选择都不一样,但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的发展“设限”。有的人因为专业不同不敢跨界,有的人出身不好不够自信,但其实每个人都有无限潜力可挖,专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结合自己特长打造个性化标签,做好个人品牌打造影响力,一定能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道路。

微信图片_20231225162039.jpg

2023年12月26日
Read More
<123>